武安

Wuan

姓名:武安(Wuan)
年龄:32岁(生于1993年)
籍贯:浙江东阳
身份:拱象科技(Archelephant Tech)创始人、首席颠覆官(Chief Disruption Officer)
标签:民间野生科学家、现代爱迪生、技术无政府主义者


早年经历:东阳“怪才”的野蛮生长

武安出生于浙江东阳——一个以木雕、建筑和制造业闻名的“百工之乡”6。从小痴迷拆解电器,12岁时用废旧收音机零件拼装出简易信号干扰器,导致全村电视短暂瘫痪,被邻里称为“小疯子”。

高中辍学后,他游走于东阳的工厂车间,自学冶金、机械与电子技术。曾潜入当地“专精特新”企业金象科技的实验室偷师,被保安抓获后反而因对精密仪器的见解被工程师收为学徒26。这段经历让他意识到:“真正的创新不在论文里,在车间的油污和焊花里。”


科学狂人的“地下实验室”时代

20岁起,武安在自家车库成立“反熵实验室”,研究方向包括:

  • 量子民科:试图用微波炉改造出“室温超导谐振腔”(失败,但意外发明了高效电磁加热技术);
  • 生物黑客:给自己注射CRISPR编辑的肌肉生长基因,导致左臂异常增粗(后逆转);
  • 能源叛乱:用废旧电动车电池搭建家庭微电网,被国网警告“非法售电”7。

这些疯狂实验为他赢得“东方爱迪生”的绰号——爱迪生曾用1600种材料试验灯丝,而武安曾用3年时间测试487种合金配方,只为造出“能自我修复的勺子”。


创立拱象科技:从车库到“未来劫匪”

2018年,武安将反熵实验室升级为拱象科技,核心信条是:“如果技术不能让人活得更像神,那就毫无意义。” 公司成立初期因“过于疯狂”被风投拒绝,最终靠众筹和黑客马拉松奖金启动。

标志性事件

  • “脑控蟑螂”事件:用开源脑机接口控制蟑螂集群组成“生物计算机”,遭动物保护组织起诉3;
  • “月球快递”计划:用改装气象气球向平流层发射包裹,测试低成本太空物流(被民航局叫停);
  • “光合人类”实验:让志愿者皮下植入藻类共生体,实现部分能量自给(伦理争议中暂停)。

技术哲学:野蛮人的温柔革命

武安的技术观充满矛盾:

  • 极端实用主义:认为“学术论文是创新的裹脚布”,要求团队用短视频和漫画汇报研究进展;
  • 诗意暴力:将量子纠缠称为“宇宙的蓝牙配对”,把基因编辑比作“给生命打MOD”;
  • 伦理红线:禁止开发“人类痛苦增强器”,但允许研究“快乐病毒”(通过神经递质调控幸福感)。

他常引用东阳工匠的谚语:“木雕要狠,下手要准”——这也成为拱象科技的研发准则6。


公众形象:科学界的“土匪绅士”

  • 穿着:常年穿电工胶带修补的工装裤,自称“21世纪最后的车间浪漫主义者”;
  • 言论:“特斯拉想点亮世界,我想炸掉所有灯泡——因为光该有更好的形式”;
  • 争议:被传统学术界斥为“民科”,但MIT媒体实验室偷聘他为“驻场破坏官”。

未来宣言

“人类正用19世纪的组织方式管理21世纪的技术,这是场慢性自杀。拱象要做的,就是把未来从‘不可能’的监狱里劫出来。”

Socials